浙江省-金华市-兰溪市-兰江街道-滨江社区
热门搜索: 红狮
新浇水泥混凝土在养护初期遭受冰冻,会使水泥混凝土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当气温恢复到正温后,即使正温养护到一定龄期,由于水结冰膨胀造成的裂纹也难以愈合,水泥混凝土很难达到其设计强度,从而带来很大的质量隐患。
水泥之所以能凝结硬化并获得强度,是由于水泥水化反应的结果。水和温度是水泥水化反应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水是水泥水化反应能否进行的决定因素之一,温度则影响水泥水化反应的速度。当温度降到5℃时,水泥水化反应速度缓慢;当温度降到0℃时,水泥水化反应基本停止。在水泥混凝土强度发展初期,其内部的孔隙中含有尚未与水泥化合的游离水,当温度降至-2℃~-4℃时,水泥混凝土内部的游离水开始结冰,游离水结冰后体积大约增长9%,会在水泥混凝土内部产生冰晶应力,使强度尚低的水泥混凝土内部产生微裂缝和孔隙,同时损害了水泥与钢筋的黏结,导致水泥混凝土结构强度降低。
受冻前,混凝土养护时间越长,所达到的强度越高;水泥水化物生成越多,能结冰的游离水就越少,水泥混凝土强度损失就越小。试验还证明,水泥混凝土遭受冻结带来的危害与遭冻的时间早晚、水灰比、水泥强度、养护温度等有关。
混凝土能否抗冻取决于出现冰冻时混凝土的强度高低及混凝土中含水率。面层混凝土粗骨料少不但含水率高,而且水化产生的热量也易被空气带走,更容易结冰被冻坏。一般混凝土强度应达到C25才具备零下3℃的抗冻能力。如果零下4-5℃,一些强度较低的老混凝土也会被冻坏。混凝土被冻坏,一般出现园点状,掀开园点下面有硬度较软、含水高的石子或泥团。冻害很严重时,也有整个面层被冻穌的现象。